Q: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B.面粉C.蔗糖D.植物油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A选项石蜡不溶于水;B选项面粉放入水中不具有均一稳定性;C选项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答案选择C;D选项植物油不能溶于水.

考点:溶液的形成

相关问题

  • 【题文】.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题文】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 B.汽油 C.蔗糖 D.冰
  • 【题文】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中间烧杯的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烧杯的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由此得出结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 【题文】如图是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1)从图1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2)200C时,向100g水中加入31.6克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图2小烧杯盛放的是底部有少量的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溶液(200C),在大烧杯中加入下列物质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固体溶解的是   A.冰 B.浓硫酸 C.硝酸铵 D.干冰 E.氢氧化钠 F.氧化钙.
  • 【题文】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溶质的知识,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1)从图1中可得到的信息是(任写一条)   .(2)某同学进行了如图2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3)下列操作能使⑤中溶质质量分数改变的是   A.加入20g KNO3B.加入50g水C.升高温度 D.加入100g30℃的甲的饱和溶液,在恢复到20℃
  • 【题文】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
  • 【题文】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水 B.液氧 C.牛奶 D.冰水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
  • 【题文】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或“B””)。(2)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答一条即可)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