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题文】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石灰水B.液氧C.牛奶D.冰水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A、石灰水是Ca(OH)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 B、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纯净物,所以不是溶液;C、牛奶其实是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存在于水中,是一种乳浊液,而不是溶液;D、冰水其实是水这样一种物质的两种不同状态,是一种纯净物,也不是溶液。故选A

考点:溶液的概念

相关问题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
  • 【题文】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 B.面粉 C.蔗糖 D.植物油
  • 【题文】.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题文】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 B.汽油 C.蔗糖 D.冰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
  • 【题文】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或“B””)。(2)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答一条即可)
  • 【题文】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2)t3℃时,若将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A”、“B”或“C”)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Ⅰ.溶液变为饱和 Ⅱ.溶解度增加 Ⅲ.溶质减少 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题文】甲图是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是氯化钠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2)由甲、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溶液可采用 方法。(3)4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若将该溶液从40℃降温到0℃时,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为 g。
  • 【题文】海水是种宝贵资源。(1)“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 (填写编号)。I.冷却结晶 II.蒸发结晶 III.过滤(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采用下图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 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 g。(3)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00g水)3591523 I.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II.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 g(保留整数)。I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①”、“②”、“③”表示);。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