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B.牛奶C.白糖D.植物油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选项面粉形成的体系不稳定均一;B选项牛奶形成的体系不均一稳定;C选项白糖能形成溶液,答案选择C;D选项植物油形成的体系不均一稳定.

考点:溶液的判断

相关问题

  • 【题文】分别取厨房中以下调味品各少量放入水中,不可能得到溶液的是 ( ) A.食盐 B.蔗糖 C.醋 D.芝麻油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 B.面粉 C.蔗糖 D.植物油
  • 【题文】.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 【题文】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碳酸钙 B.汽油 C.蔗糖 D.冰
  • 【题文】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活性炭吸附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将NH4NO3固体加入到中间烧杯的水中搅拌,观察到两侧烧杯的玻璃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1)由于试管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使得玻璃管内液面上升.(2)NH4NO3固体溶于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3)由此得出结论:活性炭吸附气体的能力随温度   而增强.
  • 【题文】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石灰水 B.液氧 C.牛奶 D.冰水
  • 【题文】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蔗糖 D.花生油
  • 【题文】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溶液(填“A”或“B””)。(2)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 B。(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答一条即可)
  • 【题文】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2)t3℃时,若将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A”、“B”或“C”)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Ⅰ.溶液变为饱和 Ⅱ.溶解度增加 Ⅲ.溶质减少 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题文】甲图是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是氯化钠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2)由甲、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溶液可采用 方法。(3)4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若将该溶液从40℃降温到0℃时,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为 g。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