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题文】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疑人窃履》,回答问题。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遂与之绝。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请为以如初。”

【注释】①踵:到,走到。②缪:同“谬”,错误,荒谬。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适使其仆市履于肆(   )       ②而窃履进(   )

③见履在楚人之足(   )       ④遂与之(   )

【小题2】文中划线句子划分2处停顿。

昔 楚 人 有 宿 于 其 友 之 家 者

【小题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2分)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②(2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选自《晏子使楚》)

【小题4】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小题1】①让,派遣,命令。②用,拿,把。③他的,指友人的。④断绝,绝交。【小题2】昔 / 楚 人 / 有 宿 于 其 友 之 家 者(2分)【小题3】①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②略【小题4】答: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1分),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适当展开1分)

【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词汇的理解释义应准确,这里实词“使”是“派遣”;“绝”是“绝交”;虚词“以”是动词,用,把;“其”是代词,“他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里应根据句意,主谓结构来进行划分,“昔”前置的时间状语,“楚人”主语,均单独停顿。

考点:这里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点评: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和古代句式的调整,这里应注意(1)“固”“窃”(2)“熙”“病”等词语的理解。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与翻译考查

点评: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4】

试题分析:故事中的友人能在了解真相后,勇于承认错误,这就是所谓知错就改的人,生活中应给与这些人以更多的改正机会,这都是应当提倡的。

考点:这里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

点评: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相关问题

  • 【题文】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共16分)《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 【题文】孟母戒子(《韩诗外传》)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小题1】解释各组中划线的词的含义。(4分)① 乃复进 复  ② 对曰 对 ③ 裂其织 裂 ④自是之后 是 【小题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呼而问之 B.以此诫之 C.而置之其坐 D.至之市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小题4】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 【题文】水 仙(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注释]①秣陵:指南京。 ②质:抵押。③迨:等到。 ④珥:用玉做的耳饰。【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1)各司一时 (2)欲购无资 (3)请已之 (4)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而”与“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中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而子敬先亡 B.拔山倒树而来C.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D.远者小而近者大【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小题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3分)对于水仙,作者可谓“爱花如命”,文中哪些事充分表现了这一点?文章两次写到“家人”的作用是什么?
  •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 :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í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①春往而冬反(     ) ②迷惑失道(     )③遂得水(     ) ④反取病焉( )【小题2】翻译(4分)①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②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小题3】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2分)
  • 【题文】阅读《满井游记》,完成下列问题。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
  • 【题文】阅读(35分)。(一)(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阅读语段,答文后题。(16分)【小题1】甲文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 乙文中的“先生”是指他的号 。(1.5分)【小题2】甲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 。(2分)【小题3】解释加线的词语。(2分)①缘: ②俨然: ③欣然规往 ④诣太守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①渔人甚异之②好读书,不求甚解【小题5】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3分)【小题6】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5分)【小题7】“乙文”中的“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3分)【小题8】请联系甲乙两文,说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中的“志”是什么。(1分)
  • 【题文】阅读选文,回答小题(12分)(甲)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乙)越人①阱鼠②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③,恣鼠啮④,不顾。鼠呼群类入焉,必饫⑤而后反。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而鼠不知也。逮⑥夜复呼群次第入,咸溺死。(注释)①越人:江浙一带古时越地,当地人被称为越人②阱:为猎捕野兽而设下的陷阱③盎:古代的一种腹大口小的器具④啮:咬,这里是吃的意思⑤饶:吃饱⑥逮:等到【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1)徐喷以烟 (2)鞭数十 (3)易粟以水 (4)咸溺死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2)越人乃易粟以水,浮糠覆水上。【小题3】(甲)文中癞蛤蟆为什么会变成“庞然大物”?(2分)【小题4】读完(乙)文寓言故事,你从中得出了什么启示?(2分)
  • 【题文】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4 ~16题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①)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②),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注释:①苍:深蓝色。②必:通”毕”,完。尽。【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1)所入者变 入: ⑵故染不可不慎也 故: 【小题2】.翻译句子。(2 分)非独染丝然也,国也有染。【小题3】.本文用 为喻,说明 。(3分)
  • 【题文】文言文阅读(共8分)阅读《扁鹊见蔡桓公》,完成12—14小题。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 ⑵使人索扁鹊 索: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翻译: ⑵臣是以无请也 翻译: 【小题3】.阅读文章,写出扁鹊说的哪些话表明了蔡桓公的病情正日益严重。(2分)答:
  • 【题文】(三)、阅读《童趣》选段,完成17—20题(12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小题1】、《童趣》节选自 ,作者是 , 代文学家。(2分)【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项为之强( )作青云白鹤观( )尽为所吞(      ) 鞭数十(     )【小题3】、请翻译下列语句(4分)(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小题4】、文中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2分)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