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题文】(7分)(1)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

                             

①A是氢气或甲烷的燃烧实验,点燃前必须                 

②B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                 

③C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其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种原因即可)。

(2) 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图回答:

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③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  

④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1) ①验纯 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变浅) ③ 滤纸破损(合理答案均可) (2)①C>B>A;②20%;③A;④降温至低于t2℃

 

试题分析:(1)①A是氢气或甲烷的燃烧实验,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验纯;②B实验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或变浅) ;③C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实验中的过滤操作,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根据过滤操作要领,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等;(2)由溶解度曲线的高低可知①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②t2℃时,将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因为其溶解度为25g,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③t3℃时,将等质量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有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 A;④t3℃时,将25gC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C的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剂量的前提下,依据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将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温至低于t2℃.

考点:溶解度曲线  

相关问题

  • 【题文】下列关于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 A.图①表示室温下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氧化钙,并恢复至室温 B.图②表示把布满锈迹的铁钉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 C.图③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大量的水 D.图④表示将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份
  • 【题文】(4分)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t1℃时,200g水中溶解 g乙,溶液达到饱和。(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只写一种)(4)若将t10C 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400克分别升温到t2 0C(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题文】(5分)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1)将20℃时相同质量的KNO3 、NaCl饱和溶液冷却至0℃,析出晶体多的是 。(2) 60℃时,将50g硝酸钾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硝酸钾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将温度降到20℃,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3)将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 氯化钠(填“>”或“<”或“=”)。
  • 【题文】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A=C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题文】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3)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 【题文】(4分)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人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是 ;P点表示的含义是 。
  • 【题文】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g B.13g C.16g D.18g
  • 【题文】将34.5g碳酸钾溶液与45g氯化钙溶液混合,碳酸钾和氯化钙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烘干沉的沉淀的质量为5g。试计算:(1)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克。(2)反应前的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用百分数表示,写出计算过程)
  • 【题文】下列三套装置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1)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2装取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必须浸没在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4)图1和图3装置相比.利用图1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主要的不足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5)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将20g稀盐酸分4次加人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 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千操等操作,最后称量,数据如下表稀盐酸的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第一次加入5g1.5g 第二次加入59 1.0g 第三次加入59 0.5g第四次加入59 0.3g①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②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其过程)
  • 【题文】(6分)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石灰石样品12.5g,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8.1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质量是__________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