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能源工业是山西的重要支柱产业。回答22、23题:

小题1:能源工业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    )

①调整全省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 

②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村人口向外省流动 

④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小题2:不合理的采矿对山西的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包括(    )A.降水减少B.气温升高C.废渣占据农田D.地面崎岖,地下水位升高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小题1:A小题2:C

小题1:能源工业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对山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调整全省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供给充裕可靠的能源,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外流人口减少;促进经济发展,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小题2:不合理的采矿对山西的环境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有废渣占据农田。

相关问题

  • 分析该表,回答问题:(10分)某地各类项目1956年1975年森林覆盖率30%8%耕地面积3.3万公顷4.7万公顷近三年平均降水量850mm680mm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23℃30℃河流含沙量2%12%当年水旱灾害次数03粮食总产量1.0亿0.875亿(1)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其原因是。(2)该地水旱灾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3)根据上表,结合地理知识,把①土壤肥力下降;②暴雨增多;③进一步毁林开荒;④洪水灾害增多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空格,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 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小题2: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示意图,完成问题。小题1:从图中推断出该流域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大气污染 D.生物多样性锐减 小题2:对比该地2000—2010年和1985—2000年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景观的多样性没有变化 B.应制定生态补偿政策C.城镇面积增长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在我国的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植被是和荒漠。(2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 该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印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1)Rl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会使得土地。(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2分)(5)大量引Rl、B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3分)(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2分)
  • 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 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风电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 下面左图为我国及周边地区局部区域示意图,为加快能源开发、保证能源安全,目前,我国正在乙所在地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右图为“煤变油”工艺流程图,读图完成3~5题。小题1:3.关于左图中甲、乙、丙、丁阴影区域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丁地区过度放牧和耕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B.甲地区大量使用煤炭导致酸雨危害严重 C.丙地区开垦后的土壤受雨水冲刷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D.乙地区为出口木材而大量砍伐森林导致环境恶化 小题2:在乙地区启动“煤变油”工程的主要理由是(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雄厚 D.区域内交通运输便利 小题3:从右图可以看出,乙地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4分)
  • 读中国部分新能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中国新能源”图中,图例A代表________发电站,B代表________发电站,我国加快发展新能源A的建设,其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多年来,我国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请从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说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3)分析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并说出原因。(4分)(4)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并制止某些地区的过热做法。分析利用玉米作为原料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好处和国家要求稳妥发展的理由。(3分)
  • 当前内容题库

      不详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