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

钓鱼诸岛

①钓鱼诸岛由11个无人岛组成,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北小岛、南小岛、大北小岛、大南小岛等。钓鱼诸岛位于台湾省东北,                   ,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岛屿周围的海域面积约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五个台湾本岛面积。钓鱼岛本岛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1.5千米,周长13.7千米,面积约为3.8平方千米,是钓鱼诸岛中最大者。

②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biàn   的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③据历史记载,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那时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含钓鱼岛)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则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元代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朱元漳派杨载出使琉球,诏告即位建元,并册封察度琉球王,而钓鱼岛就位于中国大陆与琉球之间,是册封使赴琉球必经之地。明嘉靖年间,钓鱼岛和黄尾屿就已被确认不属于琉球。清初编绘的《皇朝一统舆图》上就已经用中文地名标出了钓鱼屿、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

④据我国科学家1982年估计,钓鱼诸岛周围海域的石油储量约30~70亿吨。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

⑤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自古以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就在这一带捕鱼。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有一条宽达l000多米的“蛇岛海峡”,风平浪静,成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在这个海峡港湾中,还盛产飞花鱼,台湾省基隆、苏澳两地渔民,靠此渔区生存。

⑥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淡水缺乏。山茶、棕榈、马齿苋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这些植物显然为了适应海上强风的自然环境,都长得又矮又粗壮,其中很多便是名贵药材。有一种叫海芙蓉的海草,生长在沿岸的岩石缝中,是防治风湿症和高血压的良药。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就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

⑦位于钓鱼岛东北的黄尾屿,陡岩峭壁,屹立于海中,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每年4-5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海鸟在黄尾屿产卵,数量极为惊人。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鸟岛”。

⑧北小岛和南小岛孤悬于海中,与钓鱼岛组成一个天然的“蛇岛海峡”。北小岛以鸟多著名,南小岛则以蛇多著称,因为蛇多,又称为“蛇岛”。从远处海面望去,平坦的沙滩,绵延100余米,与另一处高达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小题1:看拼音写汉字。(2分)

无可争biàn                 

小题2:第③段采用        (说明顺序),说明了                。(4分)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资源,可以概括为                 以及鸟类、蛇类等物种资源。(6分)

小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A.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一向是我国渔民捕鱼作业、采药和避风的场所。B.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壤肥沃,淡水缺乏。C.黄尾屿和北小岛因鸟多,故都称为“鸟岛”。D.钓鱼岛呈现出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小题5:参照图表信息,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钓鱼诸岛的地理位置,填在第①段的横线处。            (6分)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小题1:辩小题2:时间顺序(1分) 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1分);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2分)。(若答“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扣1分)小题3:石油资源  渔业资源   中草药资源小题4:A小题5:答题举隅:距基隆港约190千米,距日本冲绳岛西南端约420千米

小题1:试题分析:“无可争辩”的意思没有什么可争辩的。表示确信无疑。所以,这里应该是表示“争辩、辩解”之意的“辩”。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2:试题分析:第3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举证了有历史记载的南宋、元代、明朝、清朝时期,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这是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的。

点评:概括文章描写的画面,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把作者描写的各种景物结合起来分析其共有的特点。常用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写作;按空间顺序写,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按逻辑顺序来写等。

小题3:试题分析: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还有其他丰富的资源。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渔业资源;我国沿海采药者有不少人祖辈就在钓鱼诸岛采摘中草药——中草药资源。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4:试题分析:B.文章第6段:钓鱼岛本岛基岩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基薄,淡水缺乏。C.文章第7段: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鸟岛”。D.由文章第8段可知,北小岛和南小岛与另一处高达300米的陡峭山坡相接,组成一个气势雄伟、景色壮丽、山海相映的地貌景观。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题型有:题干中列出对文章主题、中心、主要信息等内容的探究,要求考生判断其探究是否正确、合理、准确、全面。这类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灵活多变,有的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项,有的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项;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是多项选择。

小题5: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看懂图表所提供的信息,看清地图的指向标,主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钓鱼诸岛的地理位置,语言表述要准确、通顺。

点评:图表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能力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题型。把握图表题的特点,了解其新变化,掌握解答思路和方法,对于增强考生数据、图表意识,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甚为重要。在做题时,最好是先审设问,带着设问看图表,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读题的目的性,而且也能节约时间,特别是在图表和材料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图表题的设问一般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①“是什么”,通常要求考生回答所列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现象,侧重考查考生把数字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的能力;②“为什么”,要求考生回答怎样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或者回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要求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揭示原因,侧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③“怎么办”,一般要求考生回答怎样解决图表中所揭示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措施,侧重考查考生迁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考生主体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审图表材料,明确答题方向。要认真审读图表,从图表、数据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主要包括:阅读标题即看表格的名称、阅读内容、理解表格内容等。

相关问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你被核辐射过吗?  ⑴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千世界中所有物质形态,都离不开原子内部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有两种极端的情况:核聚变与核裂变,也就是原子核聚合在一起形成新核或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新核。每伴随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都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宇宙,就是在无尽的微粒运动中,走向新生或者毁灭。 ⑵ 核辐射是一种能量,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向另一种结构或能量状态转变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或电磁波,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⑶科学家们说,宇宙间放射性物质有很多,但所产生的核辐射对于人类而言危害都不太大。 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大范围地对人造成伤亡。⑷太阳的光和热,就是最常见的核辐射,这个辐射是太阳恒星的内部由在高温高压下发生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而且,大部分“厉害”的太阳辐射都被大气层过滤掉了,被我们大多数人所接触到的辐射,也早就参与了人类进化的过程,成为了人类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⑸人类在把核辐射用于做武器或发电之前,早就开始利用它们改进人类的生活。 ⑹核辐射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有近百年历史了。现在,全世界每年50%以上的放射性核元素并不是被做成了核武器,而是进入了医院的放射科,X射线照相、CT、放射性核素诊断等,都是利用放射性核元素来诊疗疾病的。放射性诊疗对人体有没有伤害?科学家们说,一切都控制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⑺我们每天接触的食品,早就被核辐射过了。 ⑻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运用x射线、γ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保鲜的目的。目前,全世界500多种辐照食品已在53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每年的辐照加工量在30万吨以上。 ⑼从1958年起,中国就开展了辐照土豆、洋葱、大蒜、蘑菇等蔬菜、水果、鲜猪肉、牛羊肉、鸡鸭肉及其制品,水产、鲜蛋、酒和中成药、中药材等的实验研究。目前,我国批准的适宜辐照的食品已达6大类57种,几乎涵盖了在超市里能找到的所有种类!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辐照食品的累计数量已近60万吨。 ⑽大家最熟悉的辐照食品是大蒜、土豆和洋葱,这三种食品在收获后生命活动并没有终止,代谢活动仍然在进行,仍然会发芽、长根。而如果将收获后的大蒜、洋葱或土豆用很低剂量的钴-60γ射线照一下,就可以抑制芽细胞的发育、抑制长根。现在市场上不发芽不失水的“激光蒜”,就是利用核射线辐照处理后贮藏的大蒜。辐照处理后还可使香蕉、苹果、芒果、草莓等水果延缓成熟,像苹果、梨辐照后甚至可以保存8个月而色香味完全不变。 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03年正式宣布:“辐照是一种处理食物的物理加工过程,如同用加热和冷冻保藏食品一样。”这个结论使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有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⑿科学家不仅在果实成熟后打核辐射的主意,在种子阶段,核辐射技术就已经捷足先登了。核辐射在育种方面利用的是它能诱发基因突变,突变成功的概率比自然界自发的突变高出1000倍。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经超过2000种,播种面积达几十万公顷,我国用辐射育种培育的作物新品种有620多个,数量、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都排世界第一。上世纪70年代,我国科学家利用γ射线和电子束诱变,就培育出“鲁棉一号”、“原丰早”水稻、“铁丰18”大豆”,还分别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 ⒀科学家近年来热衷航天育种:让种子坐上航天飞机,利用太空中的强磁场、微重力、强宇宙射线辐射以及高真空等综合物理因素,让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诱发突变。等返回式卫星或飞船把种子带回来后,科学家们再培育和筛选,已经培育出了水稻、小麦、油菜、大豆、棉花等多个新品种。 ⒁尽管科学家们沾沾自喜,但太空物种遭到了公众的质疑。 ⒂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可说是一种催化剂、一种推动力,它既有功于这个多样性丰富的大千世界,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功过相较,是非难断。⒃但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望,被“滥用”的核辐射无疑变成了魔鬼(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4期 撰文/喜见,有删改)小题1:本文以“你被核辐射过吗?”为题好不好?请简述理由。(3分)小题2:从文中看,人类利用核辐射改进自身生活的举措及目的有:①;②;③。(6分)小题3:⑴第⑷段采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⑵第⒃段中“滥用”一词加引号,是用来表示。(A.引用 B.特殊含义 C.着重指出)理由是(3分)小题4:对选文内容理解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核辐射是一种能量,能产生核辐射的物质被称为放射性物质。 B.目前,全世界每年有超过50%的放射性核元素进入医院的放射科来诊疗疾病的。 C.现在全世界利用辐射育种培育出的新品种已达2000种,播种面积超几十万公顷。 D.核辐射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功过相较,是非难断。 小题5:【相关链接】1986年,前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据传,上世纪90年代,一支9人科学考察小组进入切尔诺贝利时,曾遭遇一群巨鼠袭击,只有一人生还,最后当局集结大量军队、轻重型武器,将所有能发现的巨鼠群消灭,传闻中出现的巨鼠就被称为“切尔诺贝利巨鼠”。请问:这个传闻有一定可信度吗?请用文中获得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说明。(4分)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0分)闲话膏方周端①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②膏方有着悠久历史。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③唐宋时期,朝廷开始重视并组织编写医方药书,使中医膏方的加工和应用逐渐发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膏方制剂有水煎去渣,取汁,浓缩及内服的特征。明清时期,中医膏方上至宫廷御用下至民间,纷纷用于滋补养生,促进膏方完善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规范,数量大大增加,临床应用更加广泛。④近代,。如《张聿青医案》非常强调要针对病人的体质与病因,因人、因病而施,这种观点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又如《丁甘仁医案》中列举了大量使用膏方的案例,几乎每个案例都有对服用膏方者的具体体质和病因的分析,配方也更加复杂和细致。⑤膏方的作用涵盖补虚和疗疾两方面。其药物组方有别于单纯“强身健体”的方法,也有别于一般“补品”,强调根据个体差异立法组方,合理配伍扶正药与祛邪药之间的比例和轻重,讲究“固本清源,攻守适宜”,“阴平阳秘,以衡为补”,达到“治未病”的效果。⑥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而生活压力过大、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缺少运动等,使亚健康状态者增多。疾病谱改变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些因素让膏方在现代获得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⑦目前,开展膏方工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各地膏方节、膏方论坛开展得有声有色,膏方培训班举办越来越好,出版膏方专著越来越多。现代膏方发展速度惊人,尤其在南方地区,膏方为广大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如江苏、上海等地正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2011年上海使用膏方近30万料。⑧膏方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国内膏方市场一哄而上的现象令人担忧。有些医院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一味追求膏方数量及门诊量,不惜牺牲膏方质量。⑨此外,目前膏方开方医师水平参差不齐,各地各级部门专家培训不到位,能开好膏方的专家明显不足。而膏方的生产也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以至膏方的生产良莠不齐,一些专家甚至表示,现在膏方的合格率不会超过50%。⑩为使膏方健康有序发展,要□□制定出《膏方应用规范》、《膏方生产监督规范》等一系列标准。各地区应□□建立医院及开膏方的医生准入制度,建立加工单位准入制,□□加强膏方生产各环节监督,□□开展专家培训,对开方医生规范考核。(摘自文汇报 有删改)小题1:根据第①段内容,膏方的制作方法是:。(3分)小题2: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根据此段内容,横线上填写的句子应该是下面的第句,理由是。(5分)(1)膏方的配方更加复杂而细致(2)膏方的配方更注重针对性小题3:第⑧段中划线词“有些”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小题4:第⑩段四处□□中依次应该填入的词语是(3分) A.尽快逐步严格广泛 B.严格尽快全面逐步 C.立即全面尽快广泛 D.严格全面逐步尽快 小题5:文章第②-⑨段依次介绍了膏方的历史、和。(6分)
  •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与之乘( )  (2)公将驰之( )   (3)既克( )   (4)望其旗靡(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彼竭我盈,故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面问题。    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限四个字) 4、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战斗的经过(可用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悉的成语,但有人却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1)政治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事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用兵八法》,结合上文内容,完成文后问题。    用兵之法:高陵(山头)勿向(仰攻),背丘(高地)勿逆(追击),佯北(假装失败)勿从(追赶),锐卒勿攻,饵兵(用来诱敌上钩的部队)勿食,归师勿遏(阻击),围师(包围敌方部队)必阙(让条路),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勿追(逼迫)。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兵法今译》) (1)在长勺之战中,曹刿两次曰“未可”,各与短文中哪一条法则相吻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长勺之战”,对“用兵八法”的目的加以深入分析,试从中归纳出战场上所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文中找出与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你认为“长勺之战”的胜利与鲁庄公有关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呼尔而与之。( )  (4)万钟于我何加焉!( )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由是则生而不用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之:蹴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C、于:所恶有甚于死者   刻唐贤今人诗书于其上。    D、为: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4、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说说文中画线的句子中的“本心”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此书是_______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3)曾益其所不能。( )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    B、曾益/其所不能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入/则无法家/拂士   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孟子在选文第一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哪两句?  [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7、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这种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选文第二段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选文第三段紧承上文从正反两方面加以推论,其中从正面进行推论的是哪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______________。  10、《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选文对你今后的学习或生活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当语言死亡时……(有删改)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世界7000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至90%则在未来的二百年间灭绝。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③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图表(见下图),我们不难看出不同国家濒危语言数量存在区别。中国其实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五十六个民族现有大约130种语言,其中近一半处于衰退状态,20多种语言处于濒危境地,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等都面临完全消失的危险。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曾有1000万左右满语人,但如今能说满语的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离世,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了,人们都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其实,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和搭配的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都更伟大。”⑥有关专家认为,导致语言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本族语的人数太少,加之地区经济落后和自然环境欠佳以及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但也有人认为,语言本身就有优劣,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⑦哈里森教授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不同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⑧据统计,世界上几乎80%的人集中使用主要的83种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时,同时也失去了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医学、植物、历史、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就如同失去了一个宝贵的“人类知识库”。⑨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呼吁,希望各国政府努力拯救语言文化遗产,以保护语言的多样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谈到她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时说:“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小题1:根据上下文,选择最恰当的一句话填入第⑦段横线处,使文意连贯。(3分) A.的确,语言本来就存在优劣。 B.那么,语言的优劣如何界定呢? C.不过,语言的优劣需要严格判断。 D.那么,语言到底有没有优劣呢? 小题2:第③段作者运用列图表的方式直观而准确地补充了文本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⑴;⑵。(4分)(写出两点即可)小题3:对上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④节通过举例子具体说明了我国满语即将消失的事实,引人深思。 B.第⑤节哈里森的一番话让我们认识到不应该忽视语言的价值和伟大。 C.根据第⑧节可知,很多语言从未有过文字记载,因此存在意义不大。 D.文章结尾告诉我们:语言死亡所带来的历史、文化等的损失并不可怕。 小题4:选文的题目“当语言死亡时……”意蕴丰富,请你根据上文,在省略号处补上一些内容,写出语言死亡带来的后果。(2分)当语言死亡时,。小题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9分)前不久,《申》报刊登了一则新闻:“浦东南路华丰路到了,请配合从后门下车,当心开门。”近日,785路公交车上,一段不足5秒的上海话报站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连声说好,希望推广,而有人则颇有微词,认为多此一举,甚至有人觉得“785路用上海话报站,是歧视外地乘客”。事实上,785路试行的是三语报站,但上海话报站所引起的争议,还在继续。假设你是浦东上南公交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请结合相关内容,从三个不同角度对785路沪语报站一事进行解释,回应人们的质疑。(1) ;⑵;⑶。
  • 阅读《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11分)钟嘉①你见过陆均松吗?北京天安门上的大圆木柱用的就是陆均松干材。可到哪儿能找到活着的陆均松呢?你听说过“见血封喉”吗?越南战争期间不少侵越美军死于涂有见血封喉树脂的竹尖桩。这种剧毒的树中国有吗?法国香水闻名于世,制法国香水的重要原料依兰香是草是树,你知道吗?非洲有一种树叫神秘果,吃了它的果实再吃什么都发甜,你想尝尝这果子吗?……②到海南岛去吧,到海南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经济植物园去吧,在那里你可以看到高大笔直的海南陆均松、几人合抱的见血封喉树、要搭梯子才能采着花的依兰香树,但要尝神秘果得赶到季节才行。那里还有许多海南土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树种,济济一堂占了300亩地。有些你可能吃过其果实、用过其制品,如咖啡、可可、肉桂、檀香……有些你可能听说过却没见过,如面包树、榴莲、胖大海、柴油树(油楠)……有些你可能闻所未闻,如制可口可乐的可拉、果肉像鸡蛋的蛋黄果、砍了竹干可继续成材的母生,等等。③1958年,热作两院始建这座经济植物园,伐掉荒草杂树,种上移来的珍贵树种。以后20多年陆陆续续移栽、培育,亚、非、拉美40多个国家与我国的10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在这里安了家,成为世界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④这个园子按植物用途分成几部分,这一片是用材林,那一片是果树,还有油料、香料、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这里几乎每一种植物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因为它们大多是越洋跨海而来,远离故土到海南岛安家,自有一番酸甜苦辣的滋味在心头。园中有一株得使劲仰头才能看到树顶的三角枫,它是当年开园时特意留下做纪念的“原住户”。如果它会讲话,一定能告诉你园子里谁先来、谁后到,谁受过委屈,谁遭过殃,还有谁得意洋洋。⑤拔地参天的非洲楝好运气。它1962年从越南又登陆海南,以它的速生——每年平均长高三四米,质优——可做家具,做栋梁,以及适应性强而备受青睐,迅速踏遍全岛,成为海南各林场和华南许多林场的重要用材树种。⑥坡垒的故乡就是海南岛,把它从五指山上请下来是因为它身价太高,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列为濒临灭绝的树种之一。坡垒木质好,防腐性特强,一株坡垒要卖上万元钱,现在恐怕给钱也不卖啰。和坡垒一样从五指山上到植物园来受保护的树还有见血封喉、母生等。⑦在这座植物园里,还可以看到印度友人赠给周恩来总理的呢喃芒、柬埔寨领导人亲手种植的糖椰子……⑧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堪称休息、读书的好地方;奇花异草,名树佳果,又给人以多少知识和遐想;而这些花草树木的“经历”,是不是让你对两院科技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劳动有所感触呢?相信你进了这园子,定会留连忘返。小题1:标题“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指的是什么?(2分)小题2:作者在介绍“袖珍库”之前,为什么要先用几个设问开头?(2分)小题3:“袖珍库”里所种植的热带植物具有哪些特征?(3分)小题4: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或更改?为什么?(4分)①这里几乎每一种植物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能否删去?)②它是当年开园时特意留下做纪念的“原住户”。(改为“原本就有的树”。)
  • 变暖的地球(13分)(1)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的普布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家的房子里,地面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往外冒水。水把房子的地基都泡了。普布原以为是住在湖边的缘故,但是当他们把家搬到离湖更远的地方时,冒水的事情依然发生,对此,即使是村里最年长最有经验的老人也无法解释。(2)世代居住在高原上的居民未必清楚,但青藏高原的确发生着历史记载上从未有的变化:冰川在消融、冻土在解冻、沼泽在滋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已经敏锐地感受到地球变暖了。(3)为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早在100多年前,人类就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了多个温度测量站,开始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如今,全球有2万多个温度测量站,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它们能够准确测量出陆地、海洋和空中的温度变化。所有的测量数据通过面积加权计算,就可以得出全球的平均温度。结果显示,最近10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4)0.74℃,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温度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季节和昼夜的温差都要比它大很多。其实,地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全球温度的细微变化,在全球不同地区,却表现出了极为不同的变暖轨迹。赤道地区的平均温度变化并不大。但在北极,50年内平均温度却升高了大约7℃。在南极西南部,50年内升高了大约4℃。青藏高原,30年内升高了近1℃。而在许多海洋地区,海表以及海面以下3千米的海水也都在升温。地球上的一切其实都相互关联。因此,0.74℃的升温,并非微不足道。它会因为不同地区升温的差异,对地球整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5)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升了17厘米。17厘米,看起来微小,但它却带来了巨大了影响。基里巴斯是太平洋上由3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最高海拔只有4米左右,居民住房距离海岸仅1千米左右,海平面上升正在吞噬着他们的家园。2011年,基里巴斯政府表示,将考虑举国搬迁至类似大型石油钻井平台的人工岛屿。(6)为什么海平面仅仅上升了17厘米,就让人们束手无策呢?大海并不总是平静的,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由台风或热带风暴将海水推入海岸导致海平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海平面上升会使潮流和波浪增强,从而进一步放大风暴潮的威力。(7)遭遇这种威胁的不仅仅是岛国,还有广大的沿海国家。中国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不到1米,有13%的土地处在海平面以下。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专家推测,到2050年,海平面将比2000年上升30厘米,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一半地区将会被淹没,珠江三角洲的中山、珠海等城市,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8)全球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线50千米以内的沿岸地区。受到威胁的还会有更多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未来,地球变暖或许会使世界版图变成另一番模样。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第(7)段划线句“绝大部分”表范围,准确地说明了珠江三角洲海拔大多数不到一米,但也不排除例外,“绝大部分”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B.文章以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的普布家的奇特现象开头,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起思考,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 C.专家推测,不久的将来,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所有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D.第(5)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升了17厘米,将会带来巨大了影响。 小题2:简述本文认为地球变暖的科学依据以及地球变暖的影响。(6分)小题3:请根据本文介绍的科学知识解释普布家地面冒水的原因。(4分)
  •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动物的忧伤 谢尔盖耶夫(1)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2)人们长期以来就知道,不光只是人才有感情,动物也有。例如:雌天鹅死了,雄天鹅就会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如果把小狗从母狗身边拿走,母狗就会恼怒;受到宠爱的狗对主人的感情非常深厚,如果主人不在家,它就显得闷闷不乐,盼望主人早点儿归来。在米兰,曾经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一只狗十二年如一日,每天都到火车站去接它的主人,但它的主人早就死掉了。它每一次到火车站去,都要在那里耐心等待,一直要等到火车进站,等到乘务员全部离开火车站,它才拖着沉重的脚步,垂着头,怏怏不乐地往回走。(3)对高等动物来说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更原始的生物情形如何呢?它们是否也有某种类似的感觉呢?直接去问蝴蝶看来是得不到答案的,惟一的办法是,在相同的环境下对不同动物的习性进行研究。譬如,把它们与同类分开,不让它们接触,看它们的表现如何,观察它们是怎样忍受孤独和寂寞的。(4)对人来说,孤独和寂寞是一种可怕的折磨。有许多人都知道鲁滨逊的故事,鲁滨逊在一个孤岛上经受了长时间的折磨。有些人曾由于过度寂寞而患精神病。这并不奇怪,因为人有社会性。(5)至于动物,因为它们处于原始的群居状态,寂寞对于它们来说无疑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当原始生物离开“集体”以后,它们会感到非常难过。高级动物还比较容易适应寂寞的环境,有许多动物觉得跟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一种安慰。譬如猴子也喜欢把我们人当成它们的兄弟。这种动物有些古怪,它跟我们人很合得来,即使不跟它们的同类在一起,却也能生活得很好。(6)寂寞对于低级动物来说就更难忍受了。我们人是无法和它们在一起的。有些小鸟,如戴菊鸟和长尾巴山雀被关进笼子以后,它们就会感到很忧郁、很孤独,因而它们很快就会死去。但是,如果你把很多只相同的鸟放进同一个笼子里喂养,它们就会生活得很快活。(7)有许多鱼也喜欢群居。把一条鲱鱼单独放在水族箱里,只几天的时间它就会因为孤独而死。这并不是因为它想回到大海里去而又回不去气死的(过去人们就是这样想的),而是由于没有其他鲱鱼的陪伴而死的。(8)有些昆虫没有同类的陪伴也会死亡。在欧洲,变蛾子的毛虫(它是林业的一大灾害)就是群居生长的。它们一个个紧挨着,排成长长的纵队,从这根树枝爬到另一根树枝,从一棵树爬到另一棵树。它们所到之处,一切绿色的树叶都会被吃得精光。但是,爬在后面的毛虫如果跟不上队伍而迷了路,就一定会死亡。当它知道自己掉队以后,它就感到垂头丧气,从此萎靡不振。它的食欲消失,代谢速率下降到最低限度,再也不能长为成虫。但是,如果让它隔着玻璃看见它的毛虫朋友(哪怕只是一个毛虫的模型),它的情绪马上就会好起来,代谢也就会恢复。(9)这种社会性昆虫还有蜜蜂、蚂蚁和白蚁。在孤独的环境里,它们根本就不能活。只要它们单独在一起,或者有时只是朋友少了一些,它们就会不吃不喝,很快死亡。只有等到它们的伙伴多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使它们的某些机能开始恢复。蚂蚁和蜜蜂的伙伴不能少于25个,如果少于25个,这些习惯于正常群居的动物就会感到非常忧伤。(选自《科学家谈新知识》)小题1:这篇说明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1分)小题2:如果把文章开头一段“动物是不是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呢?”改为:“动物也会感到忧郁、苦闷和沮丧。”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分)小题3:第(2)段画线部分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小题4:(5)—(8)段都依次说了那些动物的寂寞情形?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说明?(2分)小题5:第(6)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6:由文中的信息得知蚂蚁和猴子哪种动物更难以承受孤寂?为什么?(2分)
  • 中国结①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②中国结起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可谓历史悠久。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梁武帝诗《有所思》中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之句。可见,在古老的华夏土地,“结”被先民们赋予了特定的表情达意功能,备受人们的尊重。③中国结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纺织类工艺品。它的最大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绳, 靠一双巧手,用绾、结、穿、缠、绕、编、抽等多种工艺技法循环有序而来。其形式多为上下一致、左右对称、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衔接的完美造型。同时,中国结的命名,也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吉祥美满的象征义,如“双寿”“双喜”“龙凤呈祥”“鲤跃龙门”“福寿双全”“万事如意”“吉庆有余”等,将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饰送给亲友,不但喜气洋洋,也是一种千情万意的祝福。④在编织中国结时,最主要的材料是线绳。一般说来,用来结艺的线绳约为100厘米长,4-6毫米粗,线绳的种类很多,过去主要有丝、棉、麻,现代材料则增加了尼龙、混纺等,不仅色泽更加亮丽,耐用度也大大提高,究竟采用哪一种线绳,要根据所编织的结的用途而定,用来编结的线绳的纹路愈简单愈好,纹路复杂的,虽然单看绳线很美观,用来编结却不合适,不但纹式失色,绳线本身的美感也会被淹没。线的粗细,要视饰物的大小和质感而定,形大质粗的首选粗线,形小质细的宜选细线。线的硬度也要适中,若线太硬,会给编结者增加难度,结形也较生硬;若线太软,编出的结形轮廓不清晰,结形不挺拔,不能体现线条的韵律美。⑤一件结饰要讲究整体美,不仅要用线恰当,线纹平整,结形匀称,结与饰物的关系也要协调。选线要注意色彩,若与古玉一类的古雅物件配编中国结,应选择含蓄的色调,诸如咖啡色或墨绿色;若为一些色彩单调,深沉的物件编中国结,夹配少许金、银或亮红等色调醒目的细线,立刻就会使整体结饰有栩栩如生之感。⑥如今,中国结仍然随处可见,广为流行,中式服装上精致的盘扣,让人不禁倾心于古老的东方神韵;新春佳节时,吉祥喜庆的“春”字结红遍千家万户。中国结这一传统的手工编织艺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生发出多种现代审美意蕴,带给人们无限的情趣和生活美感。(选自《百科文章》2012年第1期,有改动)小题1:阅读全文,依据文章思路,在下面的图框中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中国结的特点————结与饰物的搭配小题2:第②段中引用《易·系辞》和梁武帝《有所思》中相关文献的目的是什么?(3分)小题3:根据第③段文字,概括中国结的特点。(3分)小题4:根据文中划线内容和中国结插图,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1)将插图中的“福”字换成其他文字或图案,请写出你的创意。(3分)(2)如果这个中国结赠与他人,你觉得赠给谁最合适?说说你的赠送缘由。(3分)
  • 当前内容题库

      不详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