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题文】(13分)2014年3月22日是第22届“世界水日”,请你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   (填“能”或“不能”)将河水变成纯水。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亚氯酸钠(NaClO2)溶液中反应来制取二氧化氯,同时生成氯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小丽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她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过程如下图所示。

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填序号,下同);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       

(Ⅰ)                     (Ⅱ)                 (Ⅲ)

(4)小丽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填“硬”或“软”)

(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③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

甲______乙(填“>”“<”或“=”);

④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  __g,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_______、量取、溶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______               ___.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1)不能 (2)Cl2 + 2NaClO2="=" 2ClO2 +2 NaCl (3)过滤 (Ⅱ) (Ⅰ)(4)硬水 (5)t1,冷却结晶, < , 2 , 称量 ,加速溶解

试题分析:(1)该净水装置无法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所以不能将河水变成纯水。

(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氯气(Cl2)和亚氯酸钠(NaClO2)生成物为二氧化氯和氯化钠。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 + 2NaClO2="=" 2ClO2+2 NaCl。

(3)操作①是将前面的物质分成固体B和液体C,所以应为过滤。操作②除去了液体中的有色、有味的物质,所以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Ⅱ(填序号,下同);操作③将液体转化为蒸馏水,所以应选用的装置是下图中的Ⅰ。

(4)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肥皂水加到软水中产生较多的泡沫,加到硬水中产生的泡沫很少,且有较多的浮渣。所以应为硬水。

(5)①根据图示可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从图示可知,当温度的变化时:甲的溶解度变化的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变化的较小;所以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结晶方法提纯甲。

③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所以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④实验室需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4%=2g。配制溶液的主要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作用是加速固体物质的溶解。

考点:水的人工净化、硬水和软水、溶解度曲线、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相关问题

  • 【题文】按要求回答(1)硬水与软水相比,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 化合物,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加到等量的硬水、软水中,泡沫多的为 。在净水器中装有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2)要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杂质,可加入的试剂为 ,主要操作方法为 。(3)硝酸钾在60℃时的溶解度为110g,这说明在60℃时,110g硝酸钾溶解在 g水中,恰好可以形成 溶液。
  • 【题文】(1)(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② 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 。(2)(3分)某校六班同学们野炊活动中遇到的问题:①烧火时,为使木炭燃烧得更旺,将木炭架空,是为了 ;②小华带去的铁锅表面有点锈迹,铁生锈的条件是 。 ③可用 来区分湖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
  • 【题文】(3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填物质序号)。
  • 【题文】室温下(200C),往装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加入1克熟石灰,充分搅拌,底部仍留有较多熟石灰。实验后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及数据得出如下结论:结论一: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为室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结论二:在室温下,熟石灰的溶解度小于1克;(1)上述结论正确的是______。(2) 将无色酚酞试液滴人该溶液中,能观察到_ _____。
  • 【题文】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30℃时,A物质的溶解度 (填“>”、“=”或“<”)B物质的溶解度。(2)曲线上Q点表示 。(3)写出一种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 【题文】(9分)水、二氧化碳、氯化钠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常见物质。(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通过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该操作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2)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利有弊的物质。生产汽水就是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也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 (写化学式)。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了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氯化钠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人体内所含的氯化钠大部分以 形式存在于体液中。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水的质量为 g。(4)写出一个生成物为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
  • 【题文】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水来选种。配制2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所需食盐的质量为 A.2.0kg B.3.2kg C.4.0kg D.16.8kg
  • 【题文】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3)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 【题文】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A=CC.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 【题文】(5分)下表是KNO3 、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KNO313.320.93245.86485.5110138169202246NaCl35.735.83636.336.63737.337.838.43939.8 (1)将20℃时相同质量的KNO3 、NaCl饱和溶液冷却至0℃,析出晶体多的是 。(2) 60℃时,将50g硝酸钾固体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可得到硝酸钾 溶液(填“不饱和”或“饱和”或“不能确定”)。将温度降到20℃,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3)将20℃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 氯化钠(填“>”或“<”或“=”)。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