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考试
学历
财务
招录
资格
计算机
医学
职称英语
研究生考试
高考
会计专科
自考
更多分类
所有文件
初级会计
中级会计
注册会计师
注册税务师
统计师
更多分类
所有文件
公务员
事业单位
教师招聘
政法干警
村官
更多分类
所有文件
会计从业
银行从业
统计从业
导游资格
国家秘书
更多分类
所有文件
职称计算机
软件水平
计算机三级
计算机四级
计算机基础
更多分类
所有文件
执业药师
护士资格
卫生技术资格
初级护士
临床助理
更多分类
所有文件
初中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化学
物理
英语
数学
语文
高中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化学
物理
英语
数学
语文
字典
按拼音查字
按部首查字
词典
组词查询
成语
按字查成语
古诗
古籍
诗人
名句
诗词
当前位置
高中
历史
所有分类
学历试题
财务试题
招录试题
资格试题
计算机试题
医学试题
初中试题
高中试题
查字
按拼音查字
按部首查字
查词
查成语
查古籍
查名句
查诗词名
《红楼梦》、《十日谈》都是中外历史上的名著,他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改革与创新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C.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参考解析
隋唐时期,玄奘、义净西行探求佛法和以佛学为主的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文化的特征是A.高度繁荣B.吸纳、融合C.世界领先D.影响巨大
参考解析
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新文化”范畴的是A.王阳明的心学B.郑板桥的《兰竹图》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D.黄宗羲“工商皆本”的思想
参考解析
下列哪一材料能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正处于走向衰亡的历史阶段 A.陶片放逐B.甲骨文C.查士丁尼法典D.红楼梦
参考解析
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屈原
参考解析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B.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C.赋是在战国后期形成的一种词藻华丽的散文D.元曲是散曲和元杂剧合称
参考解析
与统一以前的皇帝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的皇帝最突出的不同是A.地位B.性质C.权力D.与议会的关系
参考解析
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它不同于1689年英国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因为它实际上A.不以国王为元首B.免除了国王称谓C.实行三权分立D.不给君主行政权
参考解析
军国主义对德国民众的影响根深蒂固,最突出的表现是A.德国军人的地位至高无上B.议员被讥笑为“绵羊脑袋”C.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D.民众认为战争是德意志民族的强盛之路
参考解析
唐朝手工业很发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唐三彩为我国的制瓷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B.能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C.能制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D.铁的产地在全国有100多处
参考解析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
参考解析
唐都长安城内有坊、有市,这意味着A.统治者重视城市的布局规划B.早市、夜市已在城市中普遍出现C.商品交易受到较为严格的时空限制D.百姓开始有了文化娱乐生活
参考解析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其论证的依据A.财富用于买田置地B.用于子女科举入仕C.大兴土木,光宗耀祖D.放高利贷,坐收利息
参考解析
下列有关两汉与日本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大量日本人士赴汉朝留学B.日本各级学校教授儒学C.汉武帝赐予日本使者金印D.铁器、铜器、丝帛传入日本
参考解析
有学者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充满了理性精神的妥协”。这种妥协主要表现在①大州与小州之间 ②中央与各州之间 ③北方与南方各州间 ④立法、行政与司法间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参考解析
与秦朝相比,两汉时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是:①加强相权 ②中央权力加强 ③监察制度不断加强 ④郡县与封国并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
参考解析
下列人物生活在西周时期,他们中无权被分封的是A.张姓功臣B.商王后裔C.姬姓王族D.夏姓大户
参考解析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
参考解析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①宗法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科举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参考解析
下表体现了新中国的 2000年少数民族地区状况调查表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参考解析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题库
生物
政治
历史
地理
化学
物理
英语
数学
语文
最近入库
历史: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提出改善中美关系,主要原因是①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苏联陈兵中国北方,威胁中国安全④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历史:
中美开始建交后访问美国的第一位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
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世界大国在冷战结束后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种合作A.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C.表明美国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D.表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始于A.中日建立外交关系B.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权利C.中美关系缓和D.中苏关系好转
历史: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后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
历史:
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②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③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④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②③
历史:
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政策时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B.认清敌友是极为困难的C.没有必要区别朋友和敌人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历史:
美国总统第一次表示与中国改善关系出现在A.1965年B.1970年C.1971年D.1979年
最近入库
历史: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提出改善中美关系,主要原因是①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中国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③苏联陈兵中国北方,威胁中国安全④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历史:
中美开始建交后访问美国的第一位中国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世界大国在冷战结束后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种合作A.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C.表明美国和中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D.表明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努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始于A.中日建立外交关系B.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权利C.中美关系缓和D.中苏关系好转历史: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双方经过努力,再次争执后又后出现峰回路转、风和日丽的局面,使关系得以恢复和发展,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双方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B.中美矛盾已经彻底解决C.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D.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正逐渐消失历史:
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的积极影响有①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②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③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④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铺平了道路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②③历史:
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在制定国家政策时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B.认清敌友是极为困难的C.没有必要区别朋友和敌人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历史:
美国总统第一次表示与中国改善关系出现在A.1965年B.1970年C.1971年D.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