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平均地权

③反对民族压迫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B

新旧三民主义都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都有反对民族压迫、建立国民政府、平均地权等内容。但二者最大的不同是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增加了“节制资本”等内容,而旧三民主义则没有明确的反帝和“节制资本”等内容。

相关问题

  •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主要新在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主张B.提出了国民一律平等的要求C.提出了平均地权的要求D.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 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外部因素有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③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必然结果④孙中山由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这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三大政策就是新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辅相成C.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表现为三大政策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的是A.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B.移风易俗C.制定连坐法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送嫁妆”是我国很多地区的特色民俗,下表反映的是 A.传统婚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妇女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C.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D.中国社会现代化程度提高
  •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 流行词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不正确的是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B.放卫星、赶英超美----大跃进时期C.上山下乡、样板戏----“文革时期”D.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 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采用了中国纪年,大量引用儒家语录,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宣传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现象表明①清政府对外来文化采取了开明政策②西方学说由此在中国广泛传播③西人办刊注意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④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 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征婚B.文明阳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C.辫线鞋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