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22题。

山西省“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成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电─钢

④煤─铁─钢

⑤煤─气─液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C

图示直接有该地区的三大产业链。

相关问题

  • 读图回答9~10题。小题1: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山西、内蒙古两地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贫乏 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 D.第三产业发达
  •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可能成为主要气源地的是 A.中亚 B.俄罗斯 C.西亚 D.乌克兰
  • 读中国部分新能源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1)“中国新能源”图中,图例A代表________发电站,B代表________发电站,我国加快发展新能源A的建设,其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多年来,我国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请从生产和运输两个方面说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2分)(3)分析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季节,并说出原因。(4分)(4)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并制止某些地区的过热做法。分析利用玉米作为原料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好处和国家要求稳妥发展的理由。(3分)
  • 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4分)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近百年来,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1910年为苏州河,1928年改至黄浦江中、下游,1978年改至黄浦江中、上游,到2010年改至长江青草沙(见下图)。(1)分析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
  •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为
  • 图为“各种生态问题关联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此图说明了 A.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B.陆地环境的差异性 C.人类可征服自然界 D.自然与人类是对立的 小题2:由图可知,造成各种环境问题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人口激增 C.气候异常 D.物种灭绝
  • 下列关于珊瑚礁形成与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依次是:岸礁--堡礁--环礁 B.珊瑚礁形成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地壳的下沉 C.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周围的海域均有珊瑚礁分布 D.堡礁形成伴随着湖泊的出现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2题。小题1:在下列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 小题2:下列关系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能增加既有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 当前内容题库

      不详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