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根据下表,回答1~2题。

1、长江以北地区的土地面积比长江以南广,人口却比长江以南少,主要是因为[     ]

A、长江以北地区平原较少

B、长江以北地区干旱、半干旱面积广

C、长江以南地区工业发达

D、长江以北地区迁出人口多 2、长江以南和以北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不同,这主要是因为 [     ]

A、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

B、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不足

C、长江以南地区不存在缺水问题

D、长江以北地区水污染较轻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1、B2、B

相关问题

  • 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我国南方与北方的主要差异表现为 [ ]A、工业结构:南重北轻 B、平原面积:南大北小 C、煤炭石油:南多北少 D、对外开放程度:南高北低
  • 读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完成1~2题。(双选)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M城市代表上海 B、d包括京广、兰新等铁路 C、N城市代表武汉 D、c可能是长江,也可能是黄河 2、关于我国经济格局模式图的正确叙述是[ ]A、b经济带的发展是因为劳力资源丰富B、经济最发达的是b经济带C、d经济带矿产资源、能源丰富 D、a经济带技术指向型工业发达
  • 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划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致是________。 (2)确定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区域界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部季风区具有受季风影响的__________性。由于本区域纬度的差异,区域内部的差异性也十分明 显,其中________条件和__________的变化是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 阅读下列材料,讨论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搂发菜、挖甘草,大草原遭劫难。就因为发菜谐音“发财”,甘草能够“生财”,内蒙古大草原便年复一年地遭受着人为的劫难:每年雨季,外地搂发菜、挖甘草的数十万 “大军”,不顾政府禁令,竞车水马龙、成帮结伙地进入内蒙古草原疯狂采掘,大片的草场被铁锨、铁耙翻了个儿。内蒙古 8.8千万公顷草原已有3.87千万公顷沙化、退化,其中、仅搂发菜、挖甘草破坏的草原面积已达1.34千万公顷以上。材料三: 由于不合理的放牧和垦殖,10年来全国退化草地从8667万公顷增加到1.3亿公顷,草地退化的结果是沙化和盐碱化。1997年全国荒漠化面积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27%。 (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与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分别与哪些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区的气候有何特点,自东向西本区植被是怎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搂发菜、挖甘草,以及不合理的放牧与垦殖,对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人类活动中,可引起生态破坏的是A.围湖造田 B.黄土高原上种草种树C.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牧 D.发电厂向大气排放烟尘
  •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1~3题。 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B、水资源短缺C、人口密度较大D、洪水灾害频发 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B、土壤深厚肥沃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 [ ]A、①②③B、②③③C、②④⑤D、①②⑤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 ]A、全部位于中部地带 B、地跨地势的两级阶梯C、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河流均向东流入太平洋 2、甲地所在省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源是[ ]A、森林、草场B、水能、天然气 C、铁矿、煤炭D、铝土、石油、 3、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开发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 B、解决西部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的问题C、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D、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国防安全
  •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丰富,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能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5)B区的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沿岸平原、________________以及铁路沿线工矿区。 (6)C区城市多分布在____________谷地,聚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___族,能源优势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 读我国开放格局时空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地区起步,1980年设 立了______个经济特区,其中靠近香港的是______经济特区,不在广东的是______经济特区。1984 年设立了______个沿海开放城市,______年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2)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地带中的东部地带包括_____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地带包括_____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地带包括 _____个省级行政区。 (2)三个经济地带从东向西第一产业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西部地带_____产业比重最低。 (3)东部沿海地带中经济特区最多的省区是____,具有两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省区从北到南依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前内容题库

      同步题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