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分析图表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三种方案的排序:按环境效益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按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由高到低

         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代表各方案的字母)(2)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1)CBA;CBA(2)本题可在B、C方案中任选一种         若选B方案         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较高,且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小,8年后         土地利用总收入有较大提高。         若选C方案         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最高。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 入减少较多,对农户生活水平有较大影响。         8年后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如果给出的理由与答案不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相关问题

  • 如图示意我国南、北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回答1~2题。 1、制约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因素是[ ]A、降水 B、温度C、地形 D、光照 2、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热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 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图甲)”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1—2题。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光热充足 B、水热组合好 C、有灌溉水源 D、土壤肥沃 2、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价格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D、科技水平低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一30℃,生长周期约1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厦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的三幅图分别示意某地区的地形、1~5月气温变化和降水季节分配。 (1)评价图中城市所在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指出2009~2010年冬春季节该地区降水和气温的突出变化,并说明其对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1~2题。 1、影响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现代农业开发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生产和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①气候②劳动力③经济地理位置④土壤⑤科学技术[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2、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 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 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 1980年以来,黑龙江省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1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土壤肥力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①表明,该农场发展花卉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图②表明,该农场采用了种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相结合的混合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_____________效益。 (3)该农场的年收入是变化的,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需求和政府的政策等。
  • 读图,完成问题。小题1:水稻不能生长在() A.热带季风气候区 B.温带季风气候区 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 小题2:不属于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的是 A.小农经营 B.水利工程量大 C.机械化水平低 D.单产高,商品率高
  • 读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小题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小题2: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条件是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小题3: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①机械化程度高②商品率很高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 当前内容题库

      海南省高考真题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