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时总能保持静止状态,是因为课桌不受力

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D.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物块所受合力为零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CD

分析:(1)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若物体的运动速度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也说明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不为0);

(3)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合力为0.

解答:A、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时总能保持静止状态,是因为课桌受到平衡力作用,而不是不受力;故A错误;

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且重力大于阻力;在空中向上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故B错误;

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作用,即物块所受合力为零;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抓住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受平衡力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相关问题

  • 下列现象是由于惯性造成的是A.石块抛出去后,变得越来越慢了B.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C.运动员到了终点一下子停不下来D.船上的人向后划水,船就向前运动
  • 重庆中考体育,将立定跳远、实心球、8×25m、跳绳等项目纳入考试抽签项目.如图2是同学们考试时的场景,其中有关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跳远时想跳得远,就要尽量减小与地面的摩擦力B.推出后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在对铅球做功C.往返跑中运动员在作变速运动,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跳绳跳起后,下落的过程中是重力对人做了功
  • 如图所示、叶子同学穿着旱冰鞋用力向前推墙,她将向后运动,下列说法错误是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穿着旱冰鞋是为了增大摩擦D.离开墙后人的运动是由于惯性
  • 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有些小汽车驾驶室前面安装了一个新型装置,在车受到正面撞击时,从这种装置中自动弹出一个气囊,如图所示.关于气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囊可以减小人的惯性B.气囊的缓冲作用,使人承受的冲击力大大减小C.气囊增大了人受到的压强D.气囊可以减小车速从而保护车辆不受破坏
  • 一气球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气球上脱落一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将A.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落B.立即下落C.仍以原来的速度匀速上升D.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 关于物体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比静止时惯性大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惯性越大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无关
  • 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这对跳远运动员来说A.向西跳去最有利B.向东跳去最有利C.无论向何方跳去,跳远效果都相同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5 m=1.5×100=150 cmB.1.5 m=1.5 m×100=150 cmC.1.5 m=1.5×100 cm=150 cmD.1.5 m=1.5 m×100 cm=150 cm
  • 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