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大灾之后要防大疫.玉树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传染病要想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据此可知,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大灾之后要防大疫玉树地震后,防化部队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目的是杀死空气中和病死的动植物遗体或其它附着物上的病原体,防止病菌通过环境中的生物或者空气媒介传播疾病,所以应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故选B

相关问题

  • 进入四月以来,H7N9禽流感疫情、四川雅安地震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利用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______病毒.(2)某医院接收一位H7N9传染病人,及时隔离并立即进行治疗,这一过程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3)进入雅安救援人员提前接种破伤风疫苗,这一举措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免疫.(4)地震后,灾区严重缺乏清洁饮用水.一般情况下,水源污染最多的是因为大肠杆菌污染所导致的,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是______.
  • 星期六,初三的王小青同学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不久就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时,主诉症状如下:①体乏无力、无食欲、发热并伴有寒战、头痛、咽喉痛、全身酸痛、关节痛.经医生检查的结果是:②血压:16/10.5千帕;③腋窝温度39.6℃;④血液检查:RBC4.3×1012/L;WBC4.5×109/L(其中淋巴细胞相对增多);Hb140g/L;PLT220×109/L.(1)此病经诊断属于传染病,王小青可能患______,依据是______(用序号表示).(2)此病的病原体是______,主要通过______传播.(3)针对病情,医生采取了①~⑥项措施控制和预防传染.其中,③属于______;⑤、⑥属于______.①输液和服相关药物治疗;②清淡饮食,多饮水,充足睡眠,减少活动量;③给家人和同学接种疫苗;④对病人隔离治疗;⑤不让老师和同学去探视;⑥对她家中住所及用具进行消毒.
  • 2007年1月15日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新发现2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对于禽流感病人采用集中收治、隔离治疗的方法符合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______环节.
  • 材料1:雅安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向灾区调拨了大批防疫物资,抽取了大批卫生防疫人员实施灾后防疫,以防止“大灾过后必有大疫”.材料2:至5月20日,中国内地共报告130例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36人,康复72人,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H7N9禽流感感染后典型症状,早期出现发热,体温38.6∽40℃,咳嗽;5∽7天出现呼吸困难和重症肺炎;病情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雅安地震后,国家卫生部第一时间提供了上百万支传染病疫苗,免费给灾民注射,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三个措施中的______.(2)地震灾区,饮用水源中常滋生大量的大肠杆菌,影响到灾民的身体健康,大肠杆菌与动植物细胞主要的区别是没有成形的______.(3)应对H7N9禽流感传染病疫情时,医院积极治疗病人,一般康复的病人对该传染病有抵抗力,是因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4)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你对家人或同学从预防方面提出一个具体建议:______.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H7N9禽流感诊断标准: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7N9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 B.H7N9禽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对已确诊的甲型H7N9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 D.通过注射H7N9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
  • 传染病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这种措施是(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是采取的哪一项传染病预防措施?(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 医院接收传染病人后,及时隔离病人并立即开始治疗,这过程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增强免疫力
  • 艾滋病病毒能攻击和杀伤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使人体的免疫功能缺损,患者死亡率极高.目前对于艾滋病应以(  )为主. A.预防保护 B.设立隔离区 C.特效药治疗 D.注射免疫针
  • 在禽流感流行期间,很多人不再购买鸡、鸭吃.这种措施属于(  )A.消灭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