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题文】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对258人提供帮助

正确答案:D

A、根据A物质在30℃的溶解度为41.4g、60℃的溶解度为55.2g,可判断41.4g物质A在25℃时不能完全溶解而在60℃时可以全部溶解且为不饱和溶液,则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溶液③的溶质质量分数.故A不正确;

B、溶液③为60℃时100g水溶解41.1gA物质所形成的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⑤为50℃时100g水溶解50.4gA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不正确;

C、综合A、B项分析可知:溶液②⑤为饱和溶液;60℃A的溶解度为55.2g,溶液④为60℃时100g水溶解50.4gA,可判断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

D、根据20℃A的溶解度为37.2g可判断,25℃时37.2gA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综合A、B、C项分析,溶液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没有固体存在;而溶液⑤恰好饱和,没有固体存在.故D正确;

相关问题

  • 【题文】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度的单位是 ;(2)在 温度范围内,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3)20℃将30g甲物质溶解于50g水中,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6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用分数表示,不用化为小数)(5)4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B.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C.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如果降温到 20℃,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仍然相等
  • 【题文】如下图①为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的溶解度 (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溶解度;若要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固体甲,则采用 方法。(2)某同学在t1℃时开始进行如图②实验, 在烧杯A、B、C中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 (填编号),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填编号);(3)烧杯C中再加入15g甲后,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 【题文】海水是种宝贵资源。(1)“海水晒盐”所采用的方法是 (填写编号)。I.冷却结晶 II.蒸发结晶 III.过滤(2)海上航行缺乏饮用水时可采用下图装置获得淡水。用该装置将2000g含氯化钠3%的海水暴晒4小时后, 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则收集到的可饮用水为 g。(3)海水中的硼酸(化学式为H3BO3)可用于玻璃工业,下表为硼酸的部分溶解度数据。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00g水)3591523 I.由表可知,硼酸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II.60℃时,100g硼酸饱和溶液中含有硼酸 g(保留整数)。III.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温度”及“固体溶质的形态”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a.上述三个烧杯中,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①”、“②”、“③”表示);。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需改变实验①中的一个条件是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将20℃的水改为80℃ B.将水的体积改为50mL C.将粉末状固体改为块状
  • 【题文】甲图是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是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丙图是氯化钠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将甲图分别与上述其它曲线对比,回答下列问题:(1)由甲、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2)由甲、乙得出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 。因此欲除去硝酸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溶液可采用 方法。(3)40℃时,在50g水中加入30g硝酸钾,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若将该溶液从40℃降温到0℃时,析出硝酸钾晶体质量为 g。
  • 【题文】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2)t3℃时,若将50g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在溶解度曲线图中可表示为 (“A”、“B”或“C”)点,若将甲溶液降温至t1℃,溶液的变化情况是 。Ⅰ.溶液变为饱和 Ⅱ.溶解度增加 Ⅲ.溶质减少 Ⅳ.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题文】请根据下列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全部溶解,得溶液①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恰好饱和,得溶液②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得溶液③加热全部溶解,得溶液④冷却至20℃析出晶体,得溶液⑤ (1)③中溶液的质量为 g;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下同)(2)析出晶体的质量为 。A.25g B.(w+25)g C.(w+50)g
  • 【题文】在某温度下,NaCl 的溶解度为36g,求:(1)在此温度下200g水最多可溶解 克NaCl(2)2010g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 【题文】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现有以下方法: A.加溶剂水 B.加溶质硝酸钾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1)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 。(2)能使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
  • 【题文】图l是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20℃的l00g水中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1)图2中,烧杯A中所得到的溶液的质量为 克;(2)图2中,烧杯A、B、C、D中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3)图2中,烧杯C和D中的溶液相同的是 (填序号)。①溶质的质量 ②溶剂的质量 ③溶液的质量 ④溶质的质量分数
  • 【题文】.(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甲、乙物质从溶液中析出时不舍结晶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条) 。(2)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3) 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能否全部溶解? (填“能”、“不能”或“无法判断”)。(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填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 当前内容题库

    最近入库